查看原文
其他

以书为友,心心相印——“五四读书会”2023年首场读书会圆满举办

北大人在深圳 北大人在深圳 2024-01-13

2023年首场读书会

以书为友

心心相印

“五四读书会”



前言

《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作为"五四读书会"策划的2023年首场线下读书会,也是北大125周年校庆的系列活动,吸引了很多爱好文学的校友前来参加。立足打破“人本孤独”的他人地狱哲学,正是五四读书会基于每个人读书“独善”之上,希冀搭建“聚而论之”的场景,让校友间能面对面、彼此能感受呼吸、体察温度的思想交汇处的意旨。


本场活动有幸邀请到《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书作者徐晋如教授亲临现场讲授写作初心所在,与在场校友共读《国文课》。徐教授博学而风趣的讲座,引导着校友们徐徐穿过浩如烟海的诗词史籍,从《诗经》到明清传奇,去感知中国文脉的沉雄博大。徐教授严谨治学的精神和对文学的热爱感染了在场的校友们,校友们带着求知的热情认真聆听,踊跃参与讨论交流,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读书会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校友参与,活动由五四读书会和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谭曦鹭担任主持人。


以书会友,心心相印,本场读书会分为6个环节,分别是“赠书&致辞、讲座、茶歇、嘉宾对谈、校友提问”。现场气氛活跃,校友们围圈而坐,自由讨论,感受智慧的碰撞与启迪。


 第一环节:赠书&致辞

时值初夏,徐晋如教授一袭素衫,翩然而至。铺开笔墨纸砚,随即挥毫泼墨,为在场校友们赠送《国文课》墨宝定制版。这一珍贵的礼物令在场校友们颇觉惊喜,大家收到后都非常开心地拿起来认真研读。有校友还带了自己研读多遍、写满批注的《国文课》来到现场,读书会一时变成粉丝见面会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徐晋如教授挥毫泼墨赠书,与校友交流


89级中文系校友王芳因工作不能亲临现场,但以文会友,见字如面,为读书会精心准备了开场致辞,欢迎各位奔赴未名湖这场因书而聚相约的所有校友,并预祝读书会圆满举办。

 

王芳致辞(主持人代读)





  第二环节:讲座

徐教授从对天道的信仰谈起,首先指出以严复为代表的保守主义的价值在于它从来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接着从西方由“神本主义”到“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再到启蒙运动,以及20世纪之后学界对启蒙运动的反思,引出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欧文·白璧德提倡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徐教授指出“新人文主义”思想是针对“人文主义”的反思。西方启蒙运动的批判者曾经指出“当我们曾经因为盲从很少数的人(教士),就已经遭遇了那么大的灾祸。要是我们每个人都盲从于自己,那该是多么可怕。”结合西方现在甚嚣尘上的“政治正确”,也说明了没有天道信仰的自由主义十分可怕。


《国文课》写作时间横跨3年,但倾注了徐教授30年对于中国文学的思考。徐教授作为当代诗词、当代文言创作的旗帜性人物,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创作传统诗词、文言文和骈体文,从自身的求学与工作经历谈起,认为创作需要的是感情而非科学冷静的头脑,希望作品能够首先是能打动人的,而不是提供一些知识,引起了现场校友们的共鸣与思考。



在现场讲座中,徐教授对诗词史籍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不断打破世俗习见的误解,以诗人的直觉去感知、亲身考据隐藏在历史尘封下的诗词奥义,带领在场校友们穿越千百年时空,去感受彼时彼刻古人想要借诗词传达的信息与感情。


以杜甫《义鹘行》为例,1000多年以来学界都认为杜甫是在借动物界的语言歌颂人间的侠客,但徐教授从旧唐书、新唐书的记载中多番考据,指出这首诗写的是有明确的指向,指代当时少数民族的一个政权叫做回鹘。以李白《远别离》为例,教材上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对于安史之乱的一种忧虑,但徐教授从诗人的直觉出发,经过考据资料,认为李白《远别离》这首诗里面讲到的娥皇、女英二妃实际代表的就是陈玄礼和高力士。当时唐肃宗利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做了皇帝,等唐玄宗回到长安,将其监控软禁,并且把唐玄宗身边两个最信赖的人——陈玄礼和高力士全部贬谪了。有趣的是,在元朝之前,古代学者的看法和徐教授完全一致,但是元朝之后,从皇权加剧到文字狱兴,再罕有学者发此真知之论了。



接着,徐教授对近代以来仰西方鼻息的中国文学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指出中国的戏剧和西方迥异之处在于中国叫“戏曲”,更强调“曲”,而不是“剧”。徐教授指出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每个字就是一个词,每个字在声调上都有平仄的区别,有的字是多音字,先天就有对仗的优势。很多语言精彩的话,全部是用骈体的话说出来的。徐教授还与校友们分享了《文心雕龙》,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伟大的一部文艺理论著作,整本书讲的是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但用骈体文上下对仗的方式写出来,本身又是极其优美的文学作品。



徐教授还分享了对明清传奇文体的研究,传奇一般会被误读作(chuán),但由于传奇指的是给奇怪的故事、奇怪的人物做传,所以应该读做传(zhuàn)奇,唐传奇是小说,明清传奇主要是昆曲剧本。和一般习见不一样的是,徐教授认为明清传奇的最高峰是《长生殿》,代表了中国雅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师从昆曲艺术家张卫东先生学习多年,徐晋如教授以一段《梁州第七》昆曲吟唱作为讲座的结尾。吟唱沉郁动人,校友们掌声雷动,感谢徐教授带来的让人回味无穷的精彩讲座。





 第三环节:茶歇

各位校友自由交流,徐教授带来了自己珍藏的手卷,请大家一同欣赏。


徐教授向大家展示珍藏的手卷






 第四环节:嘉宾对话

本次活动邀请了彭远才、张仁达校友及田敏妤女士参与讨论环节。


嘉宾对谈(从左到右依次为彭远才,徐晋如,田敏妤,张仁达)

 

经济系校友彭远才,分享了对《国文课》的理解,指出对于当下快阅读时代来说,感受到了五四读书会所倡导的主题“做一个更有学问、更有思想的人,得多读、多上国文课”。《国文课》全书为续上过去百年文脉断代所做的努力,体现了徐教授的情怀和心心念念之所在。

 

爱丁堡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田敏妤,从三个方面谈了对《国文课》的理解。首先指出看书之前应该先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思维模式,很多人看到保守、贵族这样的字眼就排斥,但是徐教授所强调的并不是物质身份上的贵族,而是精神的贵族,即中国文学的贵族精神,追求儒家那种正派、崇高、完美的人格。保守主义的价值和魅力强调的是我们和传统的关系应该是圆润的、流转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二元对立,因为任何一个人他如果远离传统的话,其实生活会很无聊的。


第二点是这本书有助于帮我们看清中国现在的文学与历史传统的关系。田敏妤指出中西方文学有本质上极大的区别,需要认识到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之间的差异,再去进行比较。中西方文学除了文字上有本质区别,发展过程也有本质区别。文脉一词点出了中国文学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即西方的文学是进化式的,有了一个新的东西,旧的东西就被淘汰了。但中国的文学不是进化式的,从诗经、楚辞诞生开始,就是一种继承式的,新的东西从旧的东西里面长出来,但是旧的东西永远都存在。


第三点是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去看待今天的语文教学会有哪些漏洞。田敏妤指出今天的语文教育很扼杀语感的培养,写作的语感不是学白话文就能培养的,也是语文课需要重视的问题。

 

地理系校友张仁达,从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实践角度,分享了《国文课》对他的启发。

 

刘俊毅分享了《国文课》带来的启发,认为设计行业细分太多而缺少融合时,就会导致每个专业的设计看起来都很好,但难以拼合在一起,缺少灵魂,自然就缺少吸引力。

 

光华管理学院校友卜波作为古典文学的忠实爱好者,分享了自己反复阅读《国文课》之后的理解与体悟。






 第五环节:校友提问

现场校友及友校嘉宾踊跃发言提问,和徐教授就儒家历史发展、书法、古典文学之美进行了讨论沟通。

本次读书会以在未名湖会馆前合影留念圆满结束。




附:

徐晋如《中国文脉十五讲》线下读书会

——彭远才

 

何为脉?脉者,血之府,永恒之管流,乃道也。

 

何为道?道者,本真,本元也;道者,核心也。

“道”,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轨迹,也是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老子在《道德经》里给“道”下了一个定义,即“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是世界的本源、本体、规律或原理。

 

道与术之辩和,方成一体。

文以载道,便成文之脉,文脉。

 

较早前,跟一位师兄推介过此书,有一种不经意的但截然不同的评价:视角很不错,甚或有一种反叛的精神。

 

《十五讲》一书,从《诗经》到明清,断代于二十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和近八十年来的“主义文学”,试图以士人之儒家诗情赋色,强调诗古文辞才是中国文学的脉,风雅是中国文学的根本特征,对文学主流主体和代表人物作了新的诠释,对“华夏汉语主流文学”的拷问和发声,的确耳目一新。于我等均非文学评论和文学史家而言,也的确受效用受灵启受慧赐了。

 

从徐教授的讲演,取材,价值取向和脉略上看,依然是主流文学研究的方向。但他独特的内敛又不失豪华的诗章文论,确实给我耳目一新,熟悉的人事物诗赋,不同的志趣和文以载道的叙述,乃形意之主流而非枝杈落叶,汤汤之文脉诗流,涓涓而汇,成江海。

 

《十九世纪主流文学  引言》里有一段勃兰兑斯的名言。他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不管是小说、戏剧,还是历史作品,都是许多人物的描绘,表现了种种感情和思想。感情越是高尚,思想越是崇高、清晰、广阔,人物越是杰出而又富有代表性,这个书的历史价值就越大,它也就越清楚地向我们揭示出某一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人们内心的真实情况”。

 

听徐教授的讲授,也快阅读了他的书,的确感受到了“做一个更有学问的,更有思想的”人,得多读多上国文课。

 

《十五讲》的开篇之序(龚鹏程老师)里,就断言,“文脉已断”。另外,断言“世上书亿亿万,……值得读的其实没多少。至于说对世道的人心有所补益,影响良善的,那就更难……本书允为其一”。我认为这是对《十五讲》这本书的中肯评价。

 

徐老师的《文脉十五讲》,从《诗经》开始,只讲到明清传奇,本身即已断代断连超百年。所以,何为中国文脉?为何断代?如何赓续?等等,都是绕不过去的文学史和非文学史的问题。生命之不能承受之轻啊。而恰是这过往的百年,又何尝能续此脉?这百年来的新文化运动与新时代包括创伤文学、知青文学等等在内的文学体系支流,无不是文脉之时代精华?何尝又不是文脉之脉?可见,《文脉十五讲》只不仅是讲史迹,也不只是讲文脉本身。如何续上过往百年的断代,是徐老师的情怀和心心念念之所在。

 

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或憾。

 

一直以来,我们笃信这样的文学价值和意义指引,那便是: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学以致用。以文载道,便成文脉。《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宋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曹操在《观沧海》里歌以咏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是的,文之道,之力,之史记汤汤,便在于:

文以载道,旨归立人。

文以载道,旅以致远。

文以载道,史以鉴今。

 

在《文脉十五讲》的第80页,徐老师讲到了乐府与古诗之别。虽不只是全部关于文脉的核心,但解读了何为脉?文脉之基本认知,这已是一个很好的梳理。

 

《十五讲》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解读“国文”。至少也算是一份具有通识或普及力量的狭义的文学史教科书——尽管徐老师在书的“引言”的开头就声明不是文学史,但我倒是读起来就是一条以人文为主线,以文和雅言相得益彰的文学史读本。而同时,徐老师也强调“本书也不是中国经典文学的欣赏著作”——但这对于我这样的古文门外汉来说,以“人文✘故事✘名作欣赏”的读之过程,不也是一本极好的古典文学与文人雅士之品读欣赏之美旅美差吗?!

 

如果徐老师一定要强调这里面的非文学史,非美文名作欣赏之定位和功用,读者却又再能读出一种对文学思潮的反叛和皈依之雅逸与美旅文途,这可是本书之妙用,小作大用,大作大用也。

 

诗言志,文以载道。文字之功,无论疗愈之效用,还是传承之血之府即血脉灵脉之本真道理,便在于细物润无声,大音希声之美也。

 

所以,很巧的是,之前我翻阅过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这套书时,里面有一段由勃兰兑斯的话,也出现在了徐老师这本书的引言里了。显然,这位智者或哲人的这段话,我也是很认可的(见上述开头部分)。

 

《十五讲》给了我一本补遗或新的视角。读取其间的精彩、精粹,赏心,甚或一点点士人的“反叛”——那是一种为正文脉而倾注的一种心力,便已是一种令人敬畏和值得尊敬的厚礼啦。

 

谢谢徐老师的分享,和他的一本好书!



图片 | 志愿者

文字 | 王琦

排版 | 任思艺

编审 | 王芳、阚巧云


推荐阅读

125周年校庆系列线下活动|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

05-16 特稿

深港北大校友会联袂校庆系列|传承 关爱 共成长——深港滇黔四地多民族青少年音乐交流活动在香港隆重举办

05-08 特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以书为友,心心相印——“五四读书会”2023年首场读书会圆满举办

北大人在深圳 北大人在深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